在校园生活中,意外时有发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普及急救知识,近日,阳江市教育局联合红十字会到阳江市新阳学校开展了一场急救培训讲座。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培训伊始,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急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训师结合校园常见的突发情况,如心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创伤出血等,深入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
在讲解心肺复苏时,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重点强调了“黄金四分钟”的概念,即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和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每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让师生们对心肺复苏有了全面的认识。
对于AED的使用,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通过实物展示,向师生们介绍了AED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在紧急情况下,AED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进入了实操演练环节。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培训师准备了专业的模拟人、AED模拟器等教具,让师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在心肺复苏的实操演练中,师生们进行练习,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大家的操作姿势和手法。从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到人工呼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培训师都一一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确保每位师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AED的实操演练中,师生们亲自体验了AED的使用过程,从打开设备、粘贴电极片,到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每个步骤都认真对待。通过实际操作,师生们对AED的使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除了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培训师还指导师生们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止血包扎的实操演练。针对不同的情况,如异物卡喉、手部出血、腿部出血等,培训师演示了相应的急救方法,并让师生们进行练习。
在培训过程中,还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救问题,向培训师们请教。培训师们一一进行了解答,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交流环节不仅解决了师生们心中的疑惑,还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们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本次红十字会进校园开展的急救培训讲座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实操演练,让师生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
南方+记者 雷怡婷
通讯员 谭舒尹 黄泳珊
【作者】 雷怡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传金所配资-安全配资-专业实盘策略服务-配资平台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